首屆網絡315十大維權新聞人物談維權
2009-05-14 08:21 中國質量萬里行 李穎
吳石林經手調解的案件當事人大部分是農村消費者,他們在自己的消費權益受到侵害后,維權的難度很大。舉個例子來說,農民在種子公司買到了假冒偽劣的種子,劣質種子種下地,在農作物成熟后勢必會出現減產而損害農民收益。如果農民找商家索賠,需要請專家或專業技術人員來到田間調查鑒定,拿到有關部門的鑒定書后才可能獲得賠償,但昂貴的鑒定費用往往是農民無法承受的。如果是異地侵權案件,維權的困難則會更大,除地方保護主義的阻撓外,農民在維權過程中產生的交通費、食宿費、鑒定費等一系列費用都要自己掏腰包。這就造成了維權成本太高,迫使農民不得不放棄權利。
同時,農機具、建筑材料、農藥、化肥等農民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的物品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因舉證費用不菲,其索賠的難度也相對較大。
此外,因農民相對缺乏醫藥常識,有些農村衛生室和小診所出售假冒偽劣藥品及種種欺詐行為,很容易誘使農民被騙,輕則起不到治療效果,重則將人致殘甚至致死。“現在,因農村的青壯年大部分都外出務工,農村留守的以老年人和兒童為主。老人病痛多,使打著‘下鄉送藥活動’幌子的騙子異常猖獗。”吳石林憂心忡忡地說。
隨著家電下鄉活動的啟動,農村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空間日益凸現。這不僅吸引了許多商家的目光,還牽動著不法分子的嗅覺。對此,吳石林提出建議:第一,農民在對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生產資料和農村建筑材料進行維權時,采取誰銷售誰舉證誰代付費用的原則;第二,建議相關部門加大對農村醫藥市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送假醫藥下鄉的活動。(本刊記者 李穎)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