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姚克勤 通訊員 黃檢
3個僅有小學文化的無業青年在網上發布航空公司出售低價機票的虛假信息,合伙騙取被害人錢財7.7萬余元。日前,黃浦區檢察院依法以詐騙罪對其提起公訴。
電話遙控網銀轉賬
2011年5月29日下午,來滬經商多年的李小姐因要去廣州辦事,她從網上搜索到一家知名航空公司的機票打折信息:上海到廣州只要650元。于是,她根據網上的訂票電話打過去,電話里一個男子用很標準的普通話要求她按提示操作。對方提供了一個名叫“王耀安”的銀行卡號,說可以通過網銀轉賬。
李小姐按提示操作,正要輸入金額時,對方突然問:“你的銀行卡里有多少錢?”李小姐如實回答:“7萬多元�!睂Ψ秸f:“你買的是打折機票,輸入轉賬金額時必須在650元機票價格前再加‘66’作為系統識別號�!崩钚〗悴⑽瓷�,在轉賬金額欄里輸入了“66650”,并點擊“確認”。
之后。對方以需要等待系統查驗為由,叫她不要掛斷電話。過了一會兒,對方又說機票款收到了,但需在轉賬金額欄內輸入激活碼“11122”才能完成整個交易。李小姐又照做了。奇怪的是交易完成后,對方沒有掛斷電話,又跟李小姐聊了大約半個小時,才“戀戀不舍”地掛機。
放下電話,李小姐才隱隱覺得有點不對勁。趕緊查詢,發現銀行卡內少了7萬余元,便馬上報警。
三兄弟出資15000元開始行騙
警方通過偵查,最終確定本案的犯罪嫌疑人系無業青年趙月明等人,并于7月27日在�?谑心成虅站频陮得缸锵右扇艘慌e抓獲。
2010年11月,趙月明與兩個堂弟閑聊時談到有人通過“賣打折機票”詐騙錢財,便起意合伙模仿作案。之后三人各出資5000元,湊了15000元交由趙月明作為啟動資金,并說好事成后得利均分。他們先購買了一臺筆記本電腦,通過網絡大量搜索了解相關的詐騙手段和方法,甚至準備了行騙時的“臺詞”。趙月明先花3000元錢買了一個某著名搜索網站的推廣號,進入該搜索平臺發布“賣打折機票”信息并對其進行后臺管理,再花600元人民幣買來一個400數字打頭的網絡虛擬電話號碼編輯進入“賣打折機票”的信息中。趙月明又花錢買了一張戶名叫“王耀安”的銀行卡作為轉賬的專用賬戶。三兄弟還在二手貨市場買了5部手機連接到400開頭的虛擬電話上。
他們于今年3月起開始撒網行騙,起初并無獵物上鉤,直到同年5月下旬才陸續騙到數百、上千元。5月26日,他們一起住進�?谑心迟e館,分工由趙月明接聽購票人電話,兩個堂弟負責取錢。5月29日下午,趙月明接聽李小姐的購票電話并引導她轉賬到指定賬戶后,一邊以需要等待系統查驗為由叫她不要掛機,一邊通知兩個堂弟立即帶著名為“王耀安”的銀行卡去附近銀行自動取款機取錢。因當天只能取18000元現金,他又叫兩個堂弟到金店用銀行卡買了兩條金項鏈。用他們的說法,是把當天騙到的7.7萬余元的贓款都“洗”出來了。7月27日,他們在�?跍蕚湓俅涡序_時被抓住。
(本文當事人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