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能耗、制定節能標準已經成為近年來家電市場的熱點與重點。雖然節能運動轟轟烈烈地進行著,但是我國的步伐仍舊慢于發達國家,以至于出口產品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發達國家出臺的新能耗政策所限。
不久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修訂了《器具標簽法規》并獲得通過。根據新修訂的法規,企業要在“Ener-gyGuide”黃標簽上把產品一年的能效運行成本進行披露,同時披露能耗信息。新法規還擴大了加貼黃色標簽的產品范圍,要求在冰箱、冷凍機、洗碗機、洗衣機、熱水器、熔爐、鍋爐、房間空調器、火爐、中央空調、熱泵、水池熱水器上執行黃色標簽制度。這表明部分技術含量低、能耗高的產品將因為喪失市場競爭力而被淘汰出局。
歐盟2007年8月11日起開始實施的“能耗產品生態設計要求指令”(EuP指令)前不久也出臺了第一批實施細則,共五條,分別是:街道照明產品、辦公室照明產品、待機和關機功耗、外置式電源產品、簡易式機頂盒,2010年之前為五類實施細則的過渡期。五類實施細則中,將影響我國出口歐盟所有涉及能耗的產品,其中出口量較大的辦公設備、冰箱、空調、機電、音像等無疑損失最大。專業認證檢測機構Intertek天祥集團亞太區業務總監王崧向記者表示,按照實施細則的要求,2010年之后,只有相當于我國能效1級水平的上述五類產品才能出口到歐盟。
另據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的消息,IEC將出臺一項新的電視機能耗標準,這一標準將為生產商提供準確的能效標簽等級。
目前的電視能耗標簽情況是,無論是電視機、監視器或者筆記本電腦,只給出了該設備的用電要求。這能讓消費者知道可以在線路上插入多少電器不致造成斷路,但并沒告訴消費者使用這一電器將消耗多少電能。將來標準要能夠測量電視機開機狀態的平均能耗,即對產品能效的測量。一旦相關標準出臺,消費者可能由原來對價格的關注轉而對能耗也比較關注。歐美國家是否會利用這一標準構筑壁壘,影響我國相關產品出口,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