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4日電 (丁棟) 8月4日,中國平安在北京發(fā)布全國首份《國人財商指數報告(2011)》,報告顯示,中國人“財商”剛過及格線,平均指數僅為60.1分,表現出態(tài)度積極、知識缺乏和技能有限的特點。專家建議,國人應拓寬理財渠道,做好資產和負債配置,并適當重視風險保障。
這份歷時5個月完成的調研報告結果顯示,國人在財富態(tài)度方面表現積極,崇尚主動追求財富,約7成5的受訪者認為“追求金錢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約6成的受訪者認為“只要能賺錢的活動,我就會參加”;另外,對負債和消費等持積極開放態(tài)度的受訪者也占多數。
而在財富知識方面,城市居民尚存在明顯短板,在經濟術語、理財資訊以及投資工具的掌握上明顯不足。在財富的獲取和管理上,國人投資方式也相對單一,超過九成的受訪者首選儲蓄作為投資項目。
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袁岳表示,國人財商指數偏低,主要的短板在于對投資理財相關知識的掌握不夠,而國民積極追求財富的心態(tài)則表明,中國城市居民的財富意識和技能還有較大的發(fā)展空間。
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史建平評價,這份報告開創(chuàng)了國內財商指數研究的先河,為公眾強化理財意識提供了有效途徑,尤其在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有助于城市居民對自身財商的培養(yǎng)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