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地產、金融等權重板塊力壓大市,拖累滬深股指震蕩收跌。滬指臨近收盤再度出現一波跳水走勢,但跌至2600點整數關前得到支撐。分析人士認為,市場多空分歧較大,暫時難以形成合力推動指數單邊運行,短期或將進入震蕩期。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2620.76點,跌0.67%;深證成指收報10768.08點,跌幅0.94%;兩市合計成交2162.8億元。
消息面上,關于房地產調控力度將加大的傳聞接連傳來,昨日有媒體報道稱銀監會建議各商業銀行暫停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四地的第三套個人房貸,并要求各大銀行進行假定房價下跌六成的壓力測試,而此前一份涉及全國1457宗閑置土地的“黑名單”已引發市場對于房地產調控進一步收緊的猜測,但昨日國土資源部否認了此傳聞。此外,近期自然災害頻發,小麥、水稻等農產品減產預期愈發強烈,國內強麥期貨一改長久以來平穩態勢,近期價格出現極為罕見的強勢上攻,分析人士預計下半年以糧食、豬肉為主農產品價格對CPI上漲的貢獻可能會大于上半年,通脹預期進一步升溫。
在以上消息影響下,個股出現明顯分化,兩市上漲的個股共873只,下跌的個股共925只,7只個股漲停。板塊來看,周三尾盤力挽狂瀾的地產股全線下挫,金融股也受到牽連,延續回調走勢,壓制了市場的反彈動能;但商業連鎖、農林牧漁、醫藥、釀酒食品等防御性板塊攜手走強;此外,前期表現欠佳的創業板也出現補漲態勢,碧水源、安科生物等多只創業板個股出現在漲幅榜前列。
資金面上,據大智慧SuperView大資金流向統計顯示,周三兩市合計凈流出24.24億元,位列資金凈流出板塊前五的分別是:房地產、銀行類、煤炭石油、電器、鋼鐵,其中僅房地產一個板塊,就合計凈流出資金14.26億元,占了凈流出總額一半以上;但資金凈流入的板塊已經由周三的3個增加至11個,其中醫藥、商業連鎖、釀酒食品、運輸物流及汽車類五大板塊排名居前。
聯合證券策略分析師戴爽認為,當前市場分歧很大,后市仍可能繼續寬幅震蕩。他指出,由于當前經濟形勢不甚明朗,投資者對下半年的政策面和資金面到底是走向寬松還是延續從緊,看法出現分歧,導致近日市場劇烈波動,而在形勢明朗化、市場確立明確的驅動因素前,這種震蕩格局很可能將持續。
事實上,對于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及未來政策走向,機構觀點確實存在分歧。瑞銀證券預計7月宏觀數據將顯示經濟活動繼續放緩,高華證券卻認為實體經濟增長有望企穩,中信證券則認為下半年經濟減速趨緩,政策有望結構性放松,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和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控節奏將有所緩和,但組合性房地產政策將繼續維持,對高耗能行業和高污染行業的限制性政策還將有所強化。記者 時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