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本刊接到的投訴情況分析,目前精裝修房屋主要存在三大問題。一是裝修標準縮水;二是室內污染甲醛超標;三是劣質材料以次充好。
其實,裝修行業一直存在潛規則,也就是業內所說的A貨、B貨。由于房產商需求大,價格壓得低,供應商為了獲取利潤,只能選擇價格低質量縮水的B貨以次充好。精裝修是開發商批量采購,所以購買價格能比市場價便宜30%左右,而加上統一的施工,費用也會有折扣。
不少購房者一不留心就掉進了精裝修樣板間的陷阱中,實價房屋內裝修的設備設施與樣板房差距較大,用劣質材料以次充好。以科勒沖水馬桶為例,最低檔的市場零售價在2000元上下,而最高檔的產品零售價已超過兩萬元。
消費警示:
1.消費者在購買精裝房時,注意將該精裝房的裝修標準、所有材料等級和品牌、環保級別、保修期、賠償責任認定以及換房、退房等約定逐條、詳細地寫入購房合同中。
2.在驗房時,最好選擇在白天光線充足的時候,如果發現表面有能目測到的缺陷和殘缺,要及時向開發商指出,并責令限期整改。現在,大部分的精裝修房保修期為兩年。但很多開發商利用業主這方面知識欠缺,擅自縮短保修期,以逃避責任。
3.對于裝修部分的違約責任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賠償雙倍的裝飾、設備差價;二是協商處理。如果購房者選擇第一種方式的話,則須明確約定各種裝飾裝修及設備的價格標準,以避免發生爭議時缺乏索賠依據。
4.目前,我國對于精裝修房屋的質量標準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規范,精裝修的質量是否合格難以界定。消費者在與開發商簽訂購房合同時,要注明房屋裝修的責任方屬于開發商,房屋出現問題后應由開發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