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維卡幣搭上了冤案獲賠者陳滿這個IP,再一次聚焦于公眾的視野。那么,維卡幣究竟什么來歷?是什么性質?為何那么多人被維卡幣傳銷欺騙?虛擬貨幣層出不窮的背后上演同樣的手法為何無人舉報?消費者如何識別虛擬貨幣就是傳銷幣呢?
維卡幣號稱“比特幣第二”
曾幾何時,瘋狂比特幣讓不少投資者一夜暴富,有的人也瞬間傾家蕩產。如今,維卡幣來到中國已經三年了。這個橫空出世的虛擬貨幣號稱通過“挖礦”獲得貨幣后,既能出售套現,也能“囤貨”漲價。同時這個號稱是繼比特幣之后的第二代加密貨幣。經常被冠以“下一代比特幣”、“未來世界主流貨幣之一”的稱號。除了比特幣和維卡幣,萬福幣、DGC共享幣、BCI虛擬幣、U幣等,也都是此類網絡虛擬貨幣。
據維卡幣公司描述:維卡幣繼承了比特幣的財富增值屬性,但是更附有創新的金融思維和理念,其增值速度或超比特幣。投資人購買賬戶后,便得到相應的代幣,利用代幣“挖礦”,就能獲得相應的維卡幣回報。未來公司業務將遍布全球,實現超過100萬的交易商和21億枚維卡幣的目標。根據維卡幣公司加入規則,共有5個級別會員,包括入門級、進階級、專業級、高管級和大亨級。其中,入門級:投資975元人民幣,贈送代幣1000個,附贈50毫克黃金。最高的大亨級:投資37725元人民幣,贈送代幣60000個,附贈2500毫克黃金。
據一名資深比特幣玩家介紹,維卡幣標榜為比特幣二代,但在做法上兩者卻有很多差異:比特幣無需入會費、挖礦源代碼公開、不存在‘拉人頭’式的營銷,而這三點維卡幣都沒做到。其中,最關鍵的挖礦源代碼維卡幣一直故作神秘不愿公開,“如何保證平臺是真實存在,而非虛擬?維卡幣利用宣傳和境外搞活動,裝得很‘高大上’,再通過高回報率和熟人拉攏,實際上構成一個龐大的傳銷體系。”
對此,比特幣中國區副總裁凌亢曾表示,從未聽聞過維卡幣這一幣種,從網站目前宣稱的內容和發展模式看,維卡幣不僅山寨,而且十分不靠譜,“基本和比特幣等數字加密貨幣沒有任何關系。”“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本身是開源程序,其總量限制的參數和方式,均顯示在開源代碼中,這樣做是為了公開透明地展示貨幣系統的運作機制。但維卡幣并不公開其源代碼,這本身是違反了虛擬貨幣的基本準則。”凌亢說,另外,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是市場自發形成的零散交易,形成規模后逐漸由第三方建立交易所來完成交易。而維卡幣是自己發行,自建平臺來進行交易,所謂的和銀聯合作子虛烏有。維卡幣這種基本屬性都有問題的幣種,投資風險很高,投資者需要謹慎。
動、靜態投資構建的典型傳銷模式
據相關知情人士透漏,“目前投資維卡幣,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靜態投資,一種是動態投資。靜態的,就是將錢投進去,坐等未來收益。動態的,則需要發展下線。效益最好的,就是做動態。因為只要每拉一個人進來,上線都會給予各種獎勵。這導致維卡幣投資者中,主要有兩種人,一種是徹底被洗腦的;另外一種則很清楚地認識到這就是一個騙局,但就想渾水摸魚。事實上,維卡幣投資者中,也確實有不少掙了錢的。但所掙的每一分錢,都是靠拉人頭發展下線得到的獎勵。簡而言之,就是騙錢。由于整個結構呈金字塔狀,越處于頂端的,收益越多。通過幾何級增量,收入驚人。所以你會看到維卡幣投資者,經常會展示各種炫富照,曬豪車豪宅,這就是為了激發投資者的貪心。”
“做動態投資,維卡幣的獎勵繁多,計算公式也極為復雜,以此次“陳滿事件”為例,假設他投了100萬,那么當初推薦的那位女子,首先就能拿到10%的直推獎,也就是10萬。一周內,上級就會發放。除此以外,還有左右對碰獎、代數獎等等。總而言之,就是要讓你想盡一切辦法,合理布局,讓下家多出錢,以便多拿獎勵。由于這個流程非常復雜,所以他們經常會在墻上畫點位、做計算,才能給參與者講解明白。”
當然,除了最初游說陳滿參與的人可以拿到獎勵外,上二家、上三家也要繼續分錢,“就我掌握的情況來看,100萬進去,我所知道的層級大概就會分掉60萬。剩下的40萬再進入所謂賬戶,也就是普通投資人無法知曉的大老板手里。說到底,幕后操盤人才是最大的贏家。”知情人如是說。
既然維卡幣如此坑人,為何沒有人舉報呢?據相關受害者稱,由于維卡幣投資者中,大多數人都在做動態,這就造成不少人既是受害者,又是施害者的情況,也正因如此,維卡幣雖然危害深,參與者廣泛,卻鮮有人報案。因為動態參與者都在考慮,一旦崩盤,自己如何面對下家?畢竟都是親戚朋友。即便僅是靜態投資,也擔心一旦崩盤,上家跑路,投資款從何而來?總之,維卡幣就是要讓人上了賊船就無法下來。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報案的重要原因之一。
警惕虛擬貨幣變“傳銷幣”
除了維卡幣,如今中國國內層出不窮的虛擬貨幣上演花式露面。但萬變不離其宗,虛擬貨幣不僅僅繼承了傳銷的基因,更是一場欺騙眾人的龐氏騙局。許多虛擬幣儼然成了“傳銷幣”, 2016年以來,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打擊新型網絡傳銷專項工作,共立案偵辦傳銷犯罪案件2826起,破獲“網絡黃金”、“克拉幣”、“恒星幣”、“買賣寶”等一批重大案件。從目前查處的“虛擬貨幣”案件分析, “動態收益”、“靜態收益”、“推廣返利”等是典型的利誘名目。不法分子通過許以高額回報、在群眾參與初期給予一定返利,制造“盈利”假象,形成較強的誘惑力。
那么消費者如何識別傳銷幣呢?(1)個人或企業自行造幣,沒有價值。比特幣可以購物消費或者兌換成法幣,它的成功使“傳銷幣”宣稱自己和比特幣掛鉤,并模仿比特幣來構建平臺系統,比如用造幣機模仿比特幣的礦機,造幣模仿挖礦。比特幣開放源碼,而且總量有限(約2100萬個),每產生一個比特幣都是透明的,不受任何操縱;而“傳銷幣”不開放源碼,產生幣的速度、數量都由平臺操縱,只要平臺開發者愿意,“傳銷幣”可以無限增發。這導致“傳銷幣”在眾多虛擬貨幣中完全沒有競爭力,甚至不如普通的法幣,法幣雖可無限增發,但至少還有國家信用在兜底。所以,“傳銷幣”并沒有價值,宣稱和比特幣掛鉤只是欺騙會員而已。(2)非第三方平臺交易,而是拉人頭賺錢。“傳銷幣”的收益模式主要有兩種:靜態收益和動態收益。靜態收益是指利用造幣機獲得生產收益。靜態收益的存在似乎可為“傳銷幣”洗白,因為不需要拉人頭也能拿到不錯的收益。但宣傳資料里更大篇幅會鼓勵會員獲取動態收益。動態收益是指推薦會員拿“獎金”,是典型的傳銷手法——拉人頭拿收益。其實從整體來思考就很清楚,金幣不能在外部流通,組織沒法通過投資賺取收入,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是會員們買造幣機的錢,所以只有不斷地拉人頭、發展下線,才能增加組織的收入,維持整個資金鏈不斷裂。
(3)靠人頭費分紅,因企業倒閉而消失。“傳銷幣”有一套兌現機制,拉了人頭后獲得金幣收入,金幣積累到一定數目,再轉給上線兌現或轉給下線兌現,領取分紅。這種分紅方式讓會員感覺自己是邀請好友賺的獎金,而不是傳統傳銷中的人頭費,但其實二者并無差別,金幣的累積兌現只是讓人頭費分紅來得晚一些、集中一些罷了。(4)通過強大的宣傳給會員洗腦.“傳銷幣”和傳統傳銷一樣,最“精髓”的部分也是洗腦,并且兩者內容相差無幾,就是利用會員幻想一夜暴富的心理,灌一些成功學、雞湯、名人故事、潮流趨勢等,編織成一個宏大的財富夢,激勵著他們不遺余力地去發展下線。(5)被打掉的社會傳銷組織推行的虛擬貨幣。據相關媒體報道稱,2016年11月25日,臭名昭著的云數貿傳銷頭目張健已經從泰國出獄,之后開始搞“五行幣”欲卷土重來,以慈善的名義忽悠央視主持人為其所謂慈善演出主持,而央視主持人僅僅象征性地收取少許勞務費,如此大肆宣傳,只為蒙騙許多不明真相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