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汽-大眾在汽車銷售市場保持快速增長,2013年銷量達到150萬輛,銷售收入達到3223億元,今年銷量目標170萬輛,預計到今年年底,一汽-大眾累計銷量將達到1000萬輛。銷量快速增長的同時,一汽-大眾一直以來也面臨著產能相對緊張的狀況。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一汽-大眾累計銷量逾90萬輛;今年全年,其目標銷量為170萬輛。在產能方面,目前位于長春的第一、第二工廠產能為90萬輛,已基本滿負荷生產;位于成都的第三工廠目前產能為45萬輛;位于佛山的第四工廠為30萬輛。上述四個工廠目前總產能為165萬輛,這表明,一汽-大眾擴產已迫在眉睫。
7月,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隨之而來的是一汽-大眾在青島和天津建立生產基地的消息不脛而走。其實早在今年3月28日,一汽與大眾在柏林簽署的聯合聲明中就已經有所提及,并為此表明:鑒于市場需求與一汽-大眾產能局限,基于未來發展戰略,將再建一個生產基地。
事實上,在今年北京車展前夕,大眾汽車董事會主席文德恩便曾宣布:至2018年,大眾在華將投資182億歐元用于發展新車型、新技術和新工廠。按照規劃,至2018年,大眾在中國的產能將超過400萬輛,而此次青島、天津兩家整車新工廠的規劃,在使一汽-大眾年產能達成近300萬輛的同時,也讓大眾在中國的整體年產能超過了500萬輛。
業內媒體分析:在完成年產能100萬輛、200萬輛的跨越后,一汽-大眾即將在未來6年后踏過年產能300萬輛的門檻。而助推一汽-大眾產能節節攀升的,正是至少在汽車領域已進入“蜜月期”的中德關系和中國這一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
一汽-大眾內部人士稱:“青島的區位優勢(港口)、產業環境和經濟條件都不錯,且一汽-大眾在華東、華北沒有工廠;天津則融入了京津冀一體化的概念,當地政府給的優惠條件也比較多。”
據相關介紹,在青島、天津兩座新工廠相繼投產后,一汽-大眾年產能將超過270萬輛,這同時需要更多用以支撐的產品。目前可以確定的是,青島將率先投產SUV車型(或將其他車型轉移至青島,而在長春投產SUV),以彌補目前一汽-大眾缺少SUV產品的局面;而稍晚建成的天津工廠,或將為以“年產銷100萬輛”為目標的奧迪預留部分產能。奧迪去年在華銷量近50萬輛,而目前總產能不過70萬輛,與未來年產銷100萬輛目標尚有不小差距。目前天津大眾變速器三期工程已上馬DL382變速器項目(2016年建成),這一變速器主要應用于奧迪車型。
在2020年先后達產的一汽-大眾旗下工廠,屆時將和大眾在華另一合資公司上海大眾共同形成年產能逾500萬輛的巨大整車“制造體”,這其中,大眾無疑將成為最大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