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學而思用一場趣味市集傳遞“提問是更好的學習”
2025-04-23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AI時代,年輕人的核心技能是學會如何學習。” 世界著名科技雜志《連線》主編凱文·凱利曾說。4月19日,學而思在北京五棵松萬達廣場開啟了一場“提問”主題市集,在第30個世界讀書日(4月23日)到來之際,向社會傳遞“提問是更好的學習”的理念。
“提問”市集由學而思主辦,獲得了五棵松萬達、方所北京店以及數十家愛心商戶的支持,期間引來家長和孩子互動并收集了近2000條問題,本次活動還向公益組織捐贈了500余本圖書。“提問可以讓閱讀更有深度。我們希望通過這場‘提問’市集,告訴人們尤其是孩子們,在AI時代,提問是更好的學習方式。”學而思方面表示。
“提問市集”好學好玩,激發孩子“提問”意識
“AI未來能取代人類嗎?”這是來自首都師范大學某分校小學二年級學生鵬鵬,在“學而思提問市集”上,手寫的一張“提問”字條。
這個問題不一定有標準答案,身為“AI原住民”,鵬鵬在每日的學習中,已經非常習慣使用AI。遇到不會讀的字,他會拿出點讀筆通過“視覺識別”來念出漢字讀音。
還有一位來自北京玉泉小學的三年級學生達達,在另一個提問攤位上,一筆一劃寫下自己的“提問”——“春天怎樣才會沒毛毛?”原來他注意到,北京每年春季飄飛的楊絮、柳絮,讓許多同學過敏。
在學而思提問市集現場,共安排有7個主題攤位,分別設置了愛與美好社會、AI與未來學習、知識與閱讀、個人成長、探索神奇自然等主題。孩子們在每個攤位圍繞定制主題,手寫一張“提問”紙條,集齊7個印章后,就能獲得一次抽獎機會,用“提問”換來小獎勵。
在公益攤位,孩子圍繞“愛與美好社會”寫下自己的問題
“抽獎只是一種互動激勵,最重要的是通過主題市集,在游與展的互動中,激發孩子們主動提問的意識。”學而思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精選問題墻上,學生們的提問五花八門——“愛是什么”“怎樣才能讓媽媽長命百歲”“未來的老師會變成機器人嗎”。每一個提問,都是學生們當下腦海里“最大的關心”。
孩子們在提問市集上寫下的問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提問市集中專門安排了一個“愛心公益攤位”,由三河市愛心苗圃健康援助中心出展,該中心致力于幫扶白血病患者。現場展出許多患者家庭手工制作的精美手工藝品,售賣收入都會直接支持這些家庭。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在現場挑選購買,奉獻自己的愛心。
在活動期間,學而思還為公益團隊征集并捐贈了一批圖書,多方面落地讀書日的公益主題。
從被動到主動,“提問是更好的學習”
這次,80后家長李牧也帶著孩子參加了學而思讀書日活動。他深有感觸地說,“以前80后都是被動填鴨式學習,但通過此次活動,發現教育和學習的方式正在發生變化。”
學而思已在教育行業深耕二十余年,在談到此次讀書日活動為何要聚焦“提問”這個主題詞時,相關負責人表示,“提問是更好的學習”來自學而思近年來對學習理念、未來人才的深入思考,希望能培養孩子們面向未來的素養和能力,其核心之一就是要把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而學會提問是養成主動思考和探究能力的關鍵。
提問集市現場,兩位小朋友交流提哪些問題
提問不但關乎著孩子們學習意識和方法的養成,也關乎著應對AI時代的到來。今年9月起,北京市中小學將普及AI通識課。隨著DeepSeek等大模型的應用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感知到,每個人要活用好AI,都要學會提問,才能從大模型獲得更好的答案和幫助。
“提問是更好的學習”這一理念也已經以不同方式,融入在學而思的技術能力、產品和教學場景當中。學而思自研的九章大模型和基于此開發的隨時問、九章愛學等應用,都致力于構建啟發式的答問和學習模式。激發、喚醒、鼓舞,讓孩子成為學習和探索的主體,同樣體現在學而思學習機的“小思”AI對話中,學而思自然博物的標本盒子中,學而思線下線上教室里的討論和動手搭建中,摩比思維機的點觸互動中,學而思研學的實踐體驗中……
從“形式”到“內核”,學而思的種種創新都是為了給孩子們的提問和探索創造更大的空間,更多的可能。
提問市集引來過往家長和孩子駐足
在此次讀書日市集活動中,這一方向也通過現場布設的學而思學習機、摩比思維機、學而思圖書、學而思機器人、魔方、研學等攤位,通過可觸可感的體驗方式,貫穿在每一場與孩子們的互動中。
學而思執行總裁位晨在市集活動上表示,“學而思的品牌理念是‘提問是更好的學習’,當你提出了一個好的問題,那么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就不遠了。”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