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工信部《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征求意見稿)的發布,讓“虛擬運營商”成為了當前通信行業的一個熱詞。雖然試點的時間和范圍還沒有確定,但是有不少民營企業已經開始躍躍欲試,想要從虛擬運營市場分得一塊蛋糕。從目前來看,成為“虛擬運營商”積極性最高的并不是此前業內猜測的以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而是蘇寧、迪信通這樣的大型連鎖賣場。
本報記者 古曉宇 祝劍禾
□事件 連鎖賣場成申請主力
雖然虛擬運營商只是相當于中間商,但對于很多民營企業來說,能夠將業務切入到之前被國企壟斷的移動電信業務中,還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首先聞風而動的,是在業務上與三大運營商接觸最多的終端渠道商,據記者了解,包括蘇寧、國美、迪信通、樂語通訊都在積極準備著虛擬運營商牌照的申請。
記者從蘇寧方面了解到,蘇寧已經完成了旗下通訊及運營商采銷業務管理部門的組織架構調整,通訊業務從品牌垂直管理模式,向運營商垂直管理模式轉變。此外,還新增虛擬采銷管理中心,致力于手機內容服務的研發。
迪信通總裁金鑫也對外透露,迪信通目前有專門的部門在負責申請虛擬運營商牌照的籌備工作,迪信通計劃在試點啟動后第一批提出牌照申請。另外,國美、樂語通訊等實力雄厚的連鎖賣場也都向記者證實,都有申請相關牌照的安排。“這個方案一公布,各家有實力的賣場幾乎都動起來了,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一位賣場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
□深度 內容提供與服務能力是挑戰
對于進入電信業的挑戰,蘇寧電器總裁金明表示,“虛擬運營商,核心硬件和技術均在三大運營商手中,所以真正考驗企業的還是內容提供能力和服務能力”。在談到內容開發能力時,金明介紹說,“虛擬運營商要能為電信市場提供針對細分人群的服務。比如美國的維珍移動,利用自身在交通、經濟、音樂等領域的市場影響力,與電信運營商、終端供應商、內容提供商合作,為消費者提供低價、時尚的資費及內容服務,蘇寧要做也要做到這樣。”國美副總裁毛曉軍則認為,國美與三大運營商有著豐富的合作經驗,這是國美申請成為首批試點企業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