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國家質檢總局兩度約見后,大眾汽車就消費者反應多時的DSG變速器故障終于出臺了應對措施。即:將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生產的DQ200(七速)和DQ250(六速)雙離合變速箱的質量擔保期延長至10年或者16萬公里。
此舉一出,輿論嘩然,質疑其明知有缺陷也拒不召回的方案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更讓車主擔憂的是,這個貌似補償性的政策卻隱含著必須到4S店長期進行各類保養的前提,實質上是“綁架”了消費出保后保養的自由選擇權。根據粗略測算,據大眾官方宣布此次延保涉及搭載DSG車型約100萬輛,如果車主因此必須到4S店進行10年保養,將因此多支付大眾及其4S店200多億元。另外,蓋世汽車網就此所作的業界調查也顯示,超過八成的業內人士對大眾公司的解決方案表示不認同。
DSG延保政策,不是徹底的解決方案卻為車主增添新的負擔
DSG問題還沒徹底解決,又給消費者添了新的負擔,車主們的憤怒在互聯網上迅速蔓延。大眾汽車也做出了迅速反應,相關人員向新浪汽車等媒體進行了說明,表示將原來延保的先決條件——必須在4S店進行整車維修與保養,更改為DSG變速器在4S店維護和保養即可。大眾汽車還在新浪和騰訊微博上發了一個簡短的說明。然而,根據蓋世汽車網對20多位業內專家和4S的高管的調研顯示,除非大眾汽車中國及其合資公司重新聯合做出書面規定并投巨資進行宣傳和執行監督,否則這種亡羊補牢式的說明基本上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是應對媒體進一步質疑的緩兵之計。具體而言有如下幾種原因:
首先,只有大眾中國在表態,而實際上執行主體確是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換言之,南北大眾的4S店是不認可大眾中國的所謂表態的。
其次,約談媒體,卻連到底是誰出來表態都不明確,其嚴肅性和權威性十分可疑。事后,大眾完全可以說是公司的某個合同工個人失誤,不能代表大眾公司政策的改變,最多再道歉一次。
再次,大眾公司的條款或規定,不可能明確表述為:“除DSG之外汽車出保后可以到4S店以外保養”。而只會以不同人可以有不同解讀的方式來對保養進行說明,為以后車主和4S店之間的爭議埋下隱患。
另外,基本可以確定大眾公司本意并不是希望車主多支出200多億,但即使大眾的確在商務政策上明確要求4S店不必強求車主出保后,必須到4S店進行非DSG的保養,全國上千家大眾4S店能完全理解,并嚴格執行的與會大打折扣。4S店一直想盡辦法讓出保的車主繼續在4S店保養,現在有了新武器,怎么可能不使用,何況絕大部分的車主對真正的保養政策也并不很清楚。
最后,即便現在所有4S店100%執行,隨著時間的推移,事件逐步淡出人們視線,誰能保證4S不會變本加厲來要求本就不明真相處于絕對弱勢的車主一定到4S店保養呢?
大眾車主可能要為此多花費保養費200億元
由于4S保養非常昂貴,并且保養所需的配件基本上全部不是整車廠商自己生產的,而是從外部采購打上自己的LOGO包裝再銷售給4S店和消費者,因此,許多對汽車有一定了解的車主在整車出了質保期后會選擇在4S店以外保養。根據蓋世汽車網的一份調查數據,國內出保用戶70%以上選擇了在4S店以外進行部分或全部保養,隨著車齡越長在外部保養的比重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