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召
2001年2月9日,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布緊急公告指出,由于日本三菱公司生產的帕杰羅V31、V33越野車存在嚴重安全質量隱患,決定吊銷其進口商品安全質量許可證書并禁止其進口。
【點評】這成為因質量問題、被迫召回汽車產品的國內第一案。
召回規章發布
2004年3月,國家質檢總局等四部門發布《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
【點評】標志著我國開始正式實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工作。
管理機構成立
2004年9月26日,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正式成立。國家質檢總局負責召回行政管理,該中心負責汽車召回相關具體技術工作。
【點評】管理中心的成立為《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的順利實施提供了組織和技術保證,這標志著我國在缺陷產品管理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自主品牌第一召
2005年11月26日,因供應商提供的部分遮陽板化妝鏡蓋生產一致性控制出現差錯。奇瑞汽車宣布,從11月26日起,召回2003年7月14日到2005年5月6日生產的共18673輛東方之子SQR7200、SQR7200T、SQR7240、SQR7240T系列車型。
【點評】從2004年3月汽車召回法規正式頒布到2005年9月,有21個廠商實施了29次主動召回,但都是合資品牌汽車和進口汽車。奇瑞東方之子實現了自主品牌轎車國內“第一召”,無疑是有助于樹立自主品牌汽車的誠信,增強消費者對自主品牌轎車的購買信心。
召回標準管理委員會成立
2008年12月24日,國家標準委批復成立“全國產品缺陷與安全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由來自相關政府部門、高校、企業、研究部門、行業協會、消費者團體等單位的30名專家組成。為加強汽車召回管理技術工作,國家質檢總局還建立有包含500余名汽車等領域專家組成的汽車召回專家隊伍,認定27家汽車產品缺陷檢測機構。
【點評】該委員會主要負責產品缺陷與安全管理等領域的標準化工作,與國際標準化組織消費者政策委員會產品安全工作組對口關聯。目前很多發達國家很早就建立了產品缺陷與安全管理標準體系,并有專門的行政部門或第三方機構進行貫徹和實施。它對我國我國產品缺陷與安全管理國家標準體系框架的建立和完善起到積極作用。
全部汽車納入召回體系
2009年3月,國家質檢總局、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和工信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對N類和O類車輛實施召回管理的公告》。從9月1日起,將N類車輛(至少有4個車輪且用于載貨的機動車輛)和O類車輛(掛車和半掛車)納入缺陷產品召回管理范圍。
【點評】公告的實施,標志著我國已將全部機動車(摩托車除外)納入召回范圍。對N類和O類車輛實施召回,能夠促使貨車生產企業嚴把產品質量關,提升產品設計水平及制造質量。
供應商因素引起注意
由于受同一供應商影響,從2009年4月27日起,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重慶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3家車企,決定召回1.3549萬輛新凱越、�?怂�、蒙迪歐致勝、馬自達3、馬自達2及奔騰轎車。
【點評】在同一天,3家車企不約而同宣布同一類產品缺陷召回,這是此次召回的特點之一。預示著中國對汽車零部件實施召回已是大勢所趨。
汽車下鄉第一召
2009年12月11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召回5068輛五菱之光和五菱鴻途。
【點評】這是國家實施汽車下鄉優惠政策后的第一例補貼車型的召回,成為汽車下鄉第一召。
汽車召回提升法律層級
2012年10月22日溫家寶總理簽發第626號國務院令《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點評】此舉,擴大了汽車召回產品范圍(涵蓋了替換輪胎),加大了生產者產品安全責任和信息報告義務,強化了主管部門的缺陷調查權,加大了生產經營者隱瞞缺陷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中國市場最大規模召回
2012年10月10日,豐田公司宣布在全球范圍內召回743萬輛汽車,這是繼1996年福特召回790萬輛汽車以來,全球最大規模的單次召回事件。其中在中國召回139萬輛汽車,創下了中國汽車市場的最大召回規模。
【點評】這是繼2009年8月豐田在中國最大一次召回之后的又一次創紀錄。人們都記得2009年豐田召回時中外市場的不同待遇,值得欣慰的是,這次召回,中國市場實現與國際同車同待遇,這表明中國消費者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受重視。
汽車召回管理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