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萬里行12月6日訊】“互聯網+”是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的信息技術通過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優化和集成作用,其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可提升實體經濟和產業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產業發展新形態和產業結構的重組。中國市場學會副秘書長艾家凱先生新近提出以上看法,并圍繞流通產業中直銷業的轉型歷程探討在互聯網+條件下的轉型和升級問題。下面是他的觀點:
為加快互聯網與流通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流通產業轉型升級,提高流通效率,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創新服務民生方式,釋放消費潛力,商務部制定的《“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立足于互聯網技術在我國流通領域的應用現狀,明確提出了以互聯網為載體、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工作思路、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對于引導生產、促進流通、擴大消費、吸納就業以及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
商務部公布的《“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雖然重點是在電子商務進農村、電子商務進中小城市、電子商務進社區、線上線下互動、跨境電子商務等領域打造安全高效、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流通產業升級版,但對整個流通產業在互聯網+條件下的轉型、升級都有著重要的啟示。
自上世紀1998年以來,中國內地的直銷業經歷了兩次轉型,雖然第一次轉型一開始是“被轉型”,但隨著每次轉型的深入,各種類型的直銷企業創造出各具特色的復合型商業模式。這種復合型商業模式,既不同于傳統的直銷模式,也不同于傳統的其它商業模式,但對于直銷公司的產品開發、直銷市場中商品和貨幣的流轉都起到了推動作用。
中國內地直銷業的第一次轉型是自1998年開始,盡管是“被轉型”,當時的轉型直銷企業仍舊創造出各種“直銷+店鋪”的復合型營銷模式,直銷業開始了復合型營銷之旅;到了2000年左右,隨著全球互聯網的興起和電子商務成為潮流,直銷企業已經從“被轉型”向主動轉型轉變,創造出各具特色三網合一的“直銷+店鋪+互聯網”的復合型營銷模式,即一個公司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營銷渠道及其終端整合成一個營銷體系中,并使其協同運行,我們將這種營銷模式稱之為復合型營銷的商業模式。這一階段直銷企業所創造各具特色的營銷模式可以簡單地概括為:直銷+店鋪+互聯網=復合型營銷。
責任編輯:小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