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奇瑞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牽頭承擔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汽車復合材料車身模壓成形技術與裝備”課題,順利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組織的專家評審驗收。該項目不僅是奇瑞公司,也是蕪湖市牽頭完成的首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圖為績效評價會議現場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是為了實現國家目標,通過核心技術突破和資源集成,在一定時限內完成的重大戰略產品、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工程,是我國科技發展的重中之重。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分為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數控機床及裝備、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等16個專項。
奇瑞新能源牽頭的“汽車復合材料車身模壓成形技術與裝備”課題,開發了數控多維度混合輸送-噴淋浸漬一體化設備、數控熱塑性預浸料片材機、數控長纖維復合材料在線快速模壓柔性成形設備等關鍵裝備,示范應用了20000KN、40000KN國產數控液壓機,掌握了復合材料車身設計、專用模具開發、數字化成形工藝、零部件涂裝、復合材料連接等5項行業共性技術,建成碳纖維增強熱固、熱塑模壓成形驗證線各1條,實現了電池包殼體、頂蓋等8種典型部件試制并實現裝車應用驗證,全面達標項目考核指標要求。
該課題的完成,能夠破解目前高端復合材料成形裝備依賴國外成套引進的難題,提供復合材料低成本、高質量應用的典型方案,推動輕量化復合材料在國產汽車特別是自主品牌汽車上的廣泛應用,對加快我國汽車輕量化、綠色化制造進程具有重要意義。該項技術還將延伸拓展到軌道交通、航空航天、船舶和發電設備等領域,為新型輕量化材料推廣使用提供了技術平臺。
圖為專家評審組在奇瑞新能源公司現場查看
此次課題評價專家組由工程院院士蹇錫高領銜的汽車、裝備、材料等方面11名專家組成。評審環節中,牽頭單位奇瑞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參加單位北京機科國創輕量化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機精密成形產業技術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江蘇分院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有限公司、合肥合鍛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理工學院等依次做了匯報。專家組對課題完成情況給予高度評價,一致認為課題圓滿完成了課題任務書的建設內容,達到了考核指標的要求,一致同意通過績效評價驗收。
據了解,作為國內最早開發新能源汽車的自主車企,奇瑞新能源長期致力于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和平臺的研發攻關。近10年,先后承擔了各類國家級科技專項23項,省市級重點科技攻關38項;截至目前,已申請相關專利1286項,位居行業前列。其中,《電動汽車》還獲得第22屆中國專利優秀獎。2020年,奇瑞新能源的“鋁基輕量化新能源乘用車短流程研發制造關鍵技術及裝備”項目,更以國內首創的“擠/彎/焊-型/粘/噴-裝”短流程技術,獲得汽車工業國內最高獎項之一、“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