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批次中藥黃芪性狀不合格
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告稱,涉及12家生產或供貨企業
新京報訊 (記者王卡拉)6月2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藥品抽檢公告,經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檢驗,12批次中藥飲片黃芪性狀不合格,徐州彭祖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廣東恒祥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藥企上榜。
此次抽檢的中藥飲片取樣自藥房、醫院、藥品經營企業、超市等。12家生產不合格產品的企業涉及徐州彭祖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惠隆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河南聚仁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
國家食藥監總局指出,藥材和飲片的“性狀”系指藥材和飲片的形狀、大小、表面(色澤與特征)、質地、斷面(折斷面或切斷面)及氣味等特征。中藥材來源不正確,種植、采收、加工、炮制、貯藏等環節操作不規范,以及人為摻雜使假、染色、增重、過度硫熏等行為均可導致中藥材及飲片性狀不合格,從而影響藥效。
在海南源安隆藥品超市連鎖有限公司五指山超市取樣的不合格黃芪(炙黃芪),梅州市宏洲藥業有限公司否認系其生產。國家食藥監總局要求當地食藥監局對企業生產銷售情況進行調查核實,而超市所在地的食藥監局也將立案調查,追溯產品來源。如確屬標示生產企業生產的,對生產企業從重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