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江西瑞昌市安定湖壹號業主第三次在“問政江西”網絡平臺上發起投訴,反映該樓盤售房開發商——瑞昌市福銀實業有限公司售房期間涉嫌違反明碼標價規定出售商品房,“合同外加價房款”,經過兩年協商仍未得到妥善解決,百名業主繳納5萬元至12萬元不等的費用,合計近一千萬元至今未退還。6月2日,“問政江西”平臺顯示“您所反映的問題已轉交至瑞昌市‘五型’辦,請繼續處理結果”。
“小黑屋”交現金 要求交款“套路”多
2017年年末,瑞昌市安定湖壹號部分業主與開發商——瑞昌市福銀實業有限公司簽訂商品房合同時,被帶進一間簡陋的“小黑屋”,并被要求以現金交付5萬元至12萬元不等的費用。
業主丁女士在被要求交付5萬元時,詢問安定湖壹號營銷經理和置業顧問收取五萬元的理由,以及該費用是否屬于房款的一部分。經理表示:“你要買就買,不買就拉倒。”丁女士介紹,當時交這筆現金時,她被帶進“小黑屋”,看見5萬元現金被營銷經理直接塞進保險柜中。丁女士詢問現金不交到財務的原因,經理答復這筆錢將直接交給開發商。
這筆5萬元至12萬元的費用,所有業主都被要求只能以現金支付,刷卡、轉賬等方式都被拒絕。丁女士回憶,繳費現場不允許手機攝像拍照或錄音,交完費用也沒有發票或任何憑據。
徐姓業主稱:“大部分業主買新房會是很開心的一件事,不由自主會拿手機留紀念拍照或者視頻。售樓人員必須要現金,這么多現金都會拍的,后來卻被財務人員警告內部場所禁止拍攝之類的話。我們手里拿著手機,他們都會很警惕。”不過小區部分業主還是拍攝下了繳費現場的視頻或照片。
盡管以現金支付,業主們交出這筆“價外款”的原因卻不盡相同。部分業主早在2017年上半年向開發商交納了1萬元或5萬元的購房訂金。業主們回憶,半年過去,當地房價上漲不少。開發商在年底簽訂購房合同時,拒絕按照當初的公示價格繳費,“要求業主要么多交納5萬元,要么將每平米單價由5000元提升到5100元,否則就不能買房。不買房,訂金就退不回來。”
另有部分業主首付款發票到手,發現總金額少了5萬元;部分業主被告知“5萬元交了不開發票,可以少交稅”,交費時并不知曉這是合同之外的附加費用;還有部分業主不交5萬元,就無法享受“買房優先選擇權”……
“買房時舉全家之力 退款折騰兩年”
業主徐先生感慨:“小區業主大部分來自農村,買房真的很不容易,5萬、10萬,有的交的12萬,對農民來說攢好多年呀,誰不心疼自己的血汗錢。有很多只夠付首付款,5萬元有很多人也是借的,抵的。”
業主張先生的父親去年暑假發生意外,導致生活無法自理,母親也因此不能工作,只能在醫院照顧丈夫。目前,家中沒有經濟來源,生活費用靠親戚借助。他用于購房的17萬元購房首付款中10萬元是向親戚朋友借來的。
陳姓業主透露自己初入社會,結婚生子,經濟并不寬裕,隨著房價水漲船高,“每年存下來的錢還不夠房價漲的速度,只能一咬牙厚著臉皮去親朋好友那里東拼西湊,湊夠16萬元首付。”
實際上,安定湖壹號小區許多業主16萬或17萬元首付款部分或全部是向親朋好友借來的,有的目前還沒拿到鑰匙,沒有裝修。在這種情況下,業主們建立了維權群,兩年多來一直在通過多方渠道積極進行維權。有很多業主甚至辭去工作,“都是放下手中的活去找要說法。”
多部門已介入 業主期待“價外款”退回
安定湖壹號小區業主一直通過線上線下等各種渠道向瑞昌市信訪辦、市監局、住建局、中共江西省委民聲通道、問政江西等提交投訴。2019年8月27日,業主向中共江西省委民聲通道網站投訴瑞昌市安定湖壹號開發商涉嫌違規收取“價外款”。2019年9月30日業主們收到回復,“經查認定安定湖壹號樓盤售房違規收取五萬元額外費用屬實。瑞昌市監局、公安、住建及稅務部門將深入調查,一查到底。”
2019年11月,業主代表11人在瑞昌市信訪局、市監局的組織下,同3名開發商負責人進行了談判。開發商方面提出了解決方案:業主可以選擇將5萬元用于抵扣物業費,或是退房,但是一切裝修和后續損失開發商概不負責。對于這一解決方案,業主們并不接受,“我們只希望5萬元怎么去的,就怎么回來。”
隨后數月,業主一直向瑞昌市委辦公室、瑞昌市政府督查室、“問政江西”等反映情況。業主們再次向江西省委民聲通道反映問題,4月20日該通道回應稱,“2019年10月,瑞昌市住建局已經成立了調查組展開調查,約談企業負責人,作出了退還業主‘合同外加價房款’的整改通知書,作出行政罰款10萬元的處罰決定。并關閉該公司網簽,在銷售中心張貼告示,提醒市民謹慎購買該小區商品房。此外,工作室和瑞昌市委辦公室都回復將責令開發商企業退還全部額外收取款項。”
截至發稿,瑞昌市安定湖壹號開發商涉嫌違規收取的近一千萬元“加價房款”仍未退還。對此,《中國質量萬里行》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