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開啟“冬至進補”模式之時,東阿阿膠(000423,SZ)這家行業龍頭,再次對部分產品價格進行調整,自20日的公告之日起,公司重點產品東阿阿膠、復方阿膠漿出廠價分別上調10%、5%,零售價亦做相應調整。
時隔一年后再次漲價,《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此前一直將提價歸因于驢皮原料價格上漲、價值回歸的原因不同,東阿阿膠此次提價邏輯則是“科技牌”。
即便未將漲價原因歸咎于原料緊缺,但東阿阿膠人士亦向記者透露,在過去整整一年時間,東阿阿膠一直在與不斷高企的原材料價格“斗爭”。
一年后再啟漲價模式
本次東阿阿膠價格調整,距上一次已過去了整一年。在漲價幅度和所涉及產品上,此次漲價都不及去年。
2016年11月17日(公告落款時間),東阿阿膠公告稱,自公告之日起,東阿阿膠、復方阿膠漿和桃花姬阿膠糕出廠價分別上調14%、28%、25%,零售價亦做相應調整。
對于該次漲價,東阿阿膠人士曾表示,調價主要受到當前消費升級,且公司欲擴大阿膠品類,以及原材料上漲等因素影響。
而在最新一次漲價中,東阿阿膠則將原因歸結于研發、升級。2017年11月20日,東阿阿膠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這次漲價不僅僅是價值回歸戰略下的舉措,而是科技創新發展的必然,是加大研發投入后的路徑。
東阿阿膠一位管理層人士表示,很多人認為阿膠已經很貴了,但剔除通貨膨脹、驢皮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因素,阿膠的實際價格基本沒有上調。他的依據,源自企業變動不大的毛利率。
而之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甚至認為,阿膠價值回歸路程尚遠,按照20世紀30年代標準,對應阿膠現在的價格,應該在每斤5000~6000元。
而對于此次提價,秦玉峰則認為,融入科技,持續創新,才能更好地傳承,并贏得市場的尊重。東阿阿膠在研發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果,多年的科研成果積累和過硬產品質量將使東阿阿膠走得更遠。
對手正消化中低端市場
即便未將漲價原因歸咎于原料緊缺,但在科技創新得到市場認可的同時,東阿阿膠所在的阿膠行業,亟待解決的還有原料可持續發展問題。
東阿阿膠的市場數據顯示,目前按中國市場阿膠銷售量估算,需要驢皮400萬張左右,而國內供應總量不足180萬張。毛驢供應量不足成了不爭的事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取的數據則顯示,15年前,每張驢皮價格20多元,2013年每張驢皮已飆升至600元左右,如今早已超過了2000元/張。經過十多年來的上漲,驢皮的價格已漲了100多倍。
為解決驢皮的可持續供給,東阿阿膠一直試圖解決毛驢存欄量的問題。從2002年開始,東阿阿膠投資2億多元先后在山東、遼寧、新疆、內蒙古等地建立了多個“標準化養驢示范基地”,2017年,毛驢全產業鏈項目列入山東省重點項目。
“目前每頭驢的價值增加了3000多元。”在秦玉峰看來,只有讓養驢的人有得賺了,毛驢的存欄量、驢皮的可持續供給才會有保證。
這樣的全產業鏈構建,卻也付出了提價的代價。在2016年的提價公告中,東阿阿膠稱:“公司此次價格調整,是把毛驢當藥材養、從源頭構建產業生態系統的內在需求。”
在秦玉峰看來,漲價并不見得就是壞事,從某種程度上考量,這將有助于東阿阿膠進一步開拓高端市場,與“價值回歸”戰略呼應。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在東阿阿膠產品向高端市場日益靠攏的同時,福牌阿膠等競爭對手,正在消化中低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