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長汀縣和田鎮蘆竹村高優農業扶貧車間內,一位在此務工的貧困戶正在扦插百香果。
授人以漁,幫帶致富。近年來,龍巖市長汀縣依托生態資源優勢,積極打造激勵性產業扶貧項目,引導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揮資金、技術、市場優勢,帶動貧困戶脫貧。截至目前,全縣334個激勵性產業扶貧項目已覆蓋100%的鄉(鎮)、98.6%的行政村、71.68%的貧困戶,帶動了4170戶14788名貧困戶脫貧增收。
新華網 蔣巧玲 攝
福建得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鐘海洋在棚內查看百香果生長情況,該企業目前已吸納18戶貧困戶就業,人均月增收1500—2000元。新華網 蔣巧玲 攝
福建新農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吸納當地貧困戶就業,貧困戶傅林石子在這里承包了一畝半的葡萄園,每年又多了一份收入。新華網 蔣巧玲 攝
李連金(右)在長汀縣河田鎮蘆竹村高優農業扶貧車間內認養木荷苗、百香果、羊肚菌等,一年可增收4萬多元。新華網 蔣巧玲 攝
南站幸福小區是長汀縣策武鎮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這里開辟了扶貧車間,貧困戶在小區里加工數據線,實現增收。新華網 蔣巧玲 攝
貧困戶丁玲玲在南站幸福小區的扶貧車間內就業,這樣既能增收又能照顧家庭。新華網 蔣巧玲 攝
長汀縣南山鎮一家百香果組培苗企業積極吸納貧困戶就業,并為合作社、果農等供應百香果苗。新華網 蔣巧玲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