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數字鴻溝消除與鄉村振興”專題調查報告在京發布 多項調查成果與發現引社會熱議
2022-03-31 北京網絡空間安全協會 點擊:次
3月31日,2021年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數字鴻溝消除與鄉村振興”專題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報告》顯示,公眾對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整體滿意,對技術性保護手段表示支持和認可,而網絡沉迷、有害信息、“不良”飯圈文化等網絡素養和安全問題社會反映強烈。
報告還顯示,超七成網民對鄉村振興期望和政策實施效果認可度較高,優化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資源、加強對農村居民的信息技術教育和培訓成為關注焦點,數字技術賦能,實現鄉村振興為民心所向政策。
此次發布會由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活動組委會主辦,廣東新興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研究院支持,北京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承辦,調查活動組委會主任,公安部第一、第三研究所原所長嚴明主持。
大咖云集 星光熠熠
出席此次發布會的嘉賓有北京網絡行業協會會長、調查活動組委會副主任、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原副局長袁旭陽,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原二級巡視員、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委會秘書長唐前臨,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秘書長徐倩華,中國互聯網協會調解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斌,北京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畢昆,華東師范大學信息化治理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高教學會教育信息化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沈富可,中國高教學會教育信息化分會副秘書長范士喜,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副會長,中華預防醫學會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思德庫養老信息化研究院院長田蘭寧,中山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原院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信息管理處處長郭清順,南都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研究中心負責人蔣琳,南都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員黃莉玲,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副教授張日紅,北京綠路欣陽心理咨詢工作室負責人李曉平,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會員部總監車喆彬,北京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會長林勇忠等行業專家和學者在線上線下參與此次發布會。
本次發布會通過虎牙、斗魚平臺實時直播,并得到各大央級及地方主流媒體宣傳報道。
北京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會長林勇忠在致辭中對今天的到場嘉賓表示感謝,表示2021年調查樣本在數量與質量雙雙增長,離不開中央及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以及全國135家發起單位與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和配合。他呼吁,社會各界與更多民眾參與2022年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共筑清朗網絡空間,關注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鄉村振興。
北京網絡行業協會會長、調查活動組委會副主任、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原副局長袁旭陽肯定了此次發布會的意義,強調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數字鴻溝消除與鄉村振興對提升網民在網絡空間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表示作為調查活動全國135家發起單位之一,2022年將一如既往大力支持調查工作,為營造清朗網絡環境,共建網絡強國多作貢獻。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秘書長徐倩華肯定了本次調查報告發布會的意義,認為調查活動是切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精神,調查范圍廣、參與人數眾多的全國公益活動,取得良好社會效益,為政府職能部門提供寶貴的參考意見。近年來,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在青少年網絡保護方面做了大量有益工作,她希望社會各界與廣大網民群眾,更多地關注參與調查活動與青少年網絡保護工作,發揮各自優勢,共同為提升網民的安全感和滿意度貢獻力量!
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整體滿意
技術性保護手段受支持認可
北京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畢昆在《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專題報告》中,全面系統地解讀報告反映的未成年人上網的基本情況、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的措施和看法以及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問題。
目前公眾對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工作整體滿意,尤其對《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未成年人上網軟件、防沉迷模式等技術性保護手段表示支持和認可,但對網絡沉迷、不良信息和不良“飯圈”文化等問題較為憂慮。調查報告不僅反映現階段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在數據要素化、可視化方向的具體實踐,也為網絡安全行業發展提供決策思考和可行路徑,進而為網絡空間建設提供有益參考。報告顯示,未成年人上網使用娛樂功能最頻繁,教育功能次之。他們在情感和社交動機下追星,很容易成為資本圈錢的對象。
此外,未成年人技術性保護手段被普遍認可,但仍有待進一步宣傳普及。目前對未成年人上網的限制多于引導,呈現限制>技術>保護的現象。同時,未成年人期待網絡素養教育課程應予以加強。
未成年人使用娛樂功能最頻繁
容易沉迷游戲短視頻
中國互聯網協會調解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斌在專題報告解讀上,對未成年人網絡使用與成癮之間的關系、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與互聯網平臺設計理念、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社會認知與健康使用網絡宣傳、未成年人網絡權益自我認知與社會教育、青少年網絡安全學校與家庭教育等方面進行深入剖析和案例分享,并就如何提升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工作思路,推廣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課全國授權平臺進行分享。
超七成網民認可鄉村振興政策實施效果
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研究員張日紅在會上發布《數字鴻溝消除與鄉村振興專題報告》,以數字鴻溝與鄉村振興為切入點,結合188099份的社會調查問卷,著重從數字鄉村應用背景、數字鄉村應用現狀、數字鴻溝消除和網絡安全保障和互聯網背景下鄉村產業重構等方面對2021年度的數字鄉村發展進行回顧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難題和前瞻思路,以此來引導新一年度鄉村振興數字化賦能的實現路徑。
華東師范大學信息化治理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高教學會教育信息化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沈富可對報告進行全面細致地解讀,呼吁社會加大對發達地區與貧困地區之間“數字鴻溝”的關注,并對數字鴻溝產生的原因與結果、如何加強鄉村信息技術教育、農村優秀師資短缺、農村低齡學生住校的親情關愛、農村“教學點”的存續,以及山區海島學生的教育等系列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
熱點聚焦 縱深討論
在發布會現場,南都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員黃莉玲就“短視頻直播App青少年保護觀察”主題分享研究成果,對短視頻直播app平臺在內容審核、特殊技術設計、充值打賞和退款機制、平臺青少年保護動作等情況現象進行分析。
中山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原院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信息管理處處長郭清順對“數字鴻溝消除與鄉村振興方向”進行深入探討,指出目前互聯網發展改變了鄉村與網民面貌,但數字鴻溝使鄉村網民成為互聯網空間中的弱勢群體,今后我們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新舉措,以數字化轉型來推動鄉村振興。
在主題為“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數字鴻溝消除與鄉村振興”的圓桌會議上,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委會秘書長唐前臨、中國互聯網協會調解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斌、中國高教學會教育信息化分會副秘書長范士喜、中山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原院長郭清順、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副會長田蘭寧博士、北京綠路欣陽心理咨詢工作室負責人李曉平展開深入交流探討,分享各自在行業領域的觀點。
強大專家顧問團和優質企業支撐
網安志愿者服務深入群眾拓展外延
記者在現場還了解到,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活動舉辦4年多以來,參與專題調研的專家團隊、研究機構等智庫也在不斷壯大,組委會為2022年新增的7位調查專題專家舉辦聘請儀式,同時為感謝活動支持單位的大力支持,還在現場對航天開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閩鋒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迪凱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家單位舉行戰略合作伙伴證書頒發儀式。
北京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在網安聯和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活動組委會的支持下,成立志愿服務工作委員會,決心以專業優勢,助力網絡安全領域的志愿服務工作。
調查活動組委會主任嚴明、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委會秘書長唐前臨、中國互聯網協會調解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斌、北京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會長林勇忠共同為“北京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志愿者工作委員會”揭牌。
本次專題發布會集中探討了未成年人上網用網現狀及保護機制,數字鴻溝消除和鄉村振興現狀與發展等熱點議題。為引導和幫助未成年人掌握好互聯網工具,不斷認識世界、提升自我提供探討路徑;對開展數字試點、智能應用示范,逐步推進農村大數據平臺和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掃碼投訴